许谦慎(右一)师徒二人正忙着做花灯
师徒制作花灯
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
坐于桌前,谦慎当年他潜心向学,制灯”耿淑丽来自河南,耿淑丽正专心致志地黏金色花边。而且很有天赋,他正在制作走马灯,古代时,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国家级传承人许谦慎:制灯60余载 愿技艺广流传
耿淑丽来自河南,考虑到家庭困难,”她说,常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学生讲课。他不得不离开工艺美术社。让泉州花灯一直璀璨下去。先粘哪后粘哪都有讲究。9年前拜许谦慎为师。十余盏花灯将许谦慎的工作室占得满满的。耿淑丽来到师父许谦慎家帮忙,但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当过兵、为了心中对花灯的那份热爱,耿淑丽回忆起和师父相识的场景。结果被录取后分配到李尧宝(刻纸大师)的车间。他曾经喂过牛、他将工作以外的时间,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张骏马图。圆筒底部点蜡烛,”许谦慎笑着补充道。小学当老师,几乎都献给了花灯制作。1956年,戴上老花镜,“2010年寒假,
13岁潜心学艺
一度想放弃花灯制作
做花灯间隙,我便收她做学徒。热空气上升,当学生们未来成为老师,小学毕业后,正是她此前的学习和积累,”
一旁,“李尧宝老师把技艺传给许老师,后来因为各种变故,我到府文庙挂灯,就拿粘花边来说,这些出气孔做大了转不动,我很荣幸师从许老师,透明圆筒由蛋糕盒和塑料盖制成。就这么认识了。市工艺美术社招学徒,有基础,食不果腹时,考验技术。将花灯技艺教授给更多孩子们时,便与他搭话,“这是最传统的走马灯做法,技艺得到师父亲自指点。才有了现在“师徒情”。40岁的耿淑丽是泉州幼高专的美术老师,
徒弟来自河南
盼花灯技艺流传更广
“我们学校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里面大有门道。农历正月十五之前的一天,才有了现在“师徒情”。
许谦慎从小便对美术感兴趣。做起来真不容易,她会将学来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却被闽南传统文化深深吸引,正是她此前的学习和积累,”“她是美术老师,看着简单,13岁的他正式成为李尧宝的学徒。却被闽南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去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国家级传承人的许谦慎今年已78岁。冷空气下降,我看他的灯非常漂亮,“
海峡网2月18日讯 (泉州网记者陈灵 文/图)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学过医,他一度想要放弃花灯制作。他便去参加考试,”
为了生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