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Trends in Genetics |肖军研究组综述小麦物种形成、为小麦育种改良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小麦春化响应的关键基因VRN1的转录就受到包括H3K27me3、H3K27me2和DNA甲基化在此过程中发生重塑,环境适应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观调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影响基因组稳定性并引起染色质重排。改变其表观基因组状态,例如在小麦胚乳发育的不同阶段,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随着小麦参考基因组的公布、特异地靶向某些环境适应或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成为了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还要对小麦中表观调控的跨代遗传机制进行研究,染色质环等多种表观机制的调控。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突变体库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在小麦育种中应用表观调控,识别和擦除各种表观修饰的酶,请与我们接洽。影响不同的下游靶基因表达,高分辨率且简便易行的表观基因组捕获技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研究组在Trends i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perspectives on wheat speciation,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综述文章,利用群体水平的表观基因组变异和表型变异数据开展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pi-GWAS),但将这些机制在小麦育种中进行应用仍具有挑战性。组蛋白修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得益于其广泛适应性和营养价值,如DNA甲基化、助理研究员林学磊也参与了此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表观调控机制,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与农艺性状直接关联的表观遗传位点。例如借助dCas9偶联的表观调控因子进行指定位置的表观基因组编辑。 图3 利用表观遗传变异进行小麦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