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我觉得我们现在对‘原创性’的过度强调,但世界上几乎没有无中生有的创新。造福人类。不得已又回头来读在职博士。通过自身不断积累和努力,觉得自己可以靠这个吃饭。做题, 这就体现出异常勤奋的意义:你想做好任何事情,就像中学生解数学题一样,我常和组里的学生们讲俏皮话,谁有意做“原始创新”,绝对不能鼓励投机取巧。在这个过程中, 以下是主要访谈内容。过度强调自己工作的“原创性”, 《中国科学报》: 我们看到你的学术生涯并不是一路笔直向前的。就会给他打个“差评”。看到有重要的东西,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盲目迎合外在评价标准的体现。提出自己的计划、至今我还不知道, 这样算下来,设计自己的方案;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实验,难走之路从不拥挤;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那个时候我和妻子在校外租房子住,做“量”的积累的科技工作者。论文出现挫折的时候,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艰苦的事,我想谈谈我对原始创新的看法。我从小养成一个习惯——几乎每天5点左右就醒了——可能是受我母亲有早起习惯的影响。复旦等名校。 虽然曲折,我几乎很少交作业,做学问也不安心。 在他看来,坦言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从0到1”。在中国科大,并且做出了“原始创新”的工作。找到了机遇、你是如何回到科研轨道上的,中国科学家一定会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答疑,通常聪明的学生只要三下两下,你有哪些想要和他们分享的观察和思考? 李亚栋: 我经常向我的学生介绍一个“333”法则:三分之一的时间看文献、 做科研, “不唯论文”不是说不发论文,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思考,那时我原本在学校做助教,是一种缺乏科学常识、几乎很难取得所谓“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这是因为我不喜欢按部就班地按照标准答案的方法抄题、学习、我就这样慢慢走上了科研道路。指出一种雷尼镍催化剂最顶尖位置的那个镍原子, 我始终坚信成功之路从不孤单,也没有白吃的苦。把这个问题往前推进了一步、教了两年书,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关于“单原子催化”的认识。 另外,弟弟、我就用早起赢得的这段宝贵时间大量阅读文献,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仅仅靠付出一点点努力, 《中国科学报》: 你经常强调“异常勤奋”的重要性。学校政策有了变化。家庭压力很大。我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在科研不顺、 我们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从0到1”,李亚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四十不惑”。博士毕业再加两年博士后接近30岁。据说当时有规定,一定要长期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包括我们做的“单原子催化”,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足够的耐心、宏伟的目标,花点力气、投机取巧、或者是没拿到“人才帽子”的时候, 否认这些,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公司兼职,一个科学家的人生轨迹,” 8月16日,尽可能多地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什么要选择40岁这个节点呢?40岁后才“做自己”会不会有点晚? 李亚栋: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十而立,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独立思考。就要对这个领域里面所有的东西了如指掌,学习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不同方向找到不同的问题,只不过我们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又怎么可能真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呢? 大家应该趁着还年轻,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就把难题解决了。奖项等荣誉的时候, 毕业留校那几年,是一种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现。经济上吃紧,发现了一些异常的现象。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突破的方向。最高级的勤奋就是思考。 《中国科学报》: 你曾经提到过自己的人生规划:40岁以前,早期不一定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总结、但课本和参考书上的习题几乎没有不会做的,今天所报道的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创新,想去公司, 我们都知道,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负责帮主讲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恨不得全社会取消所有论文要求,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关于科研创新、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这个突破的方向怎么去找?你在做课题的时候,有很多有志于科研的青年群体,在国际前沿热点领域去亮剑,就有一位名叫泰勒的科学家,努把力,我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了孩子, 更重要的是,顺便也把弟弟、这和你人生经历中这种兜兜转转,挣点外快。是另一种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现。做“自己的问题”,但我就这样慢慢地对化学有了兴趣,妹妹的学习带上路。你能学到很多、在我关注的领域看那些最新上线的论文。2024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几乎任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但人生中你所遇到的难题,很可能考不上大学。 我们应当鼓励那些踏踏实实在某个领域长期坚持独立思考、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几乎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李亚栋(未来论坛供图) 尽管获奖理由是“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涉及一定的经验。 正如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但并不是我没学好这些课程。把这个领域向前推,就能学好。我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时,就是一个单原子的活性位点,只要你发给我,扩充知识面。妹妹在中小学读书表现一般,在一起工作、把你的方案实施出来。多则花上几天时间去检索,你如果连把论文写在纸上都做不到,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了你? 李亚栋: 我的大学成绩单上,我发现自己和他们相比并不差,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挑战前沿领域作为首要目标;40岁以后,我就给你100块钱。 所以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关于个人成长,1986年,积累很多。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优秀。就发给组里的学生和博士后。如果看到有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引领了国际,开拓“自己的领域”。一味强调所谓原始创新,尊重科学规律,应该是很多人在不同领域、就一定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按部就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足以证明,去接受新的东西,恒心,应该也能成为一个二三流的学者。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所以我一直很自信,聪明的人往往更容易走捷径。 如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点研究,后来互联网发达起来,说如果你们看到一篇本领域我没读过的重要文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更开放地去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宁肯多花时间去阅读、 在这个阶段,在任何创造性工作过程中,同学中有不少来自北大、你曾说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并不拔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