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后学
但00后的思维模式不同。任何一份差事,导师都一个不留神就会被拥有新脑子的出去00后怼得下不来台。懂得事物的卖掉复杂性了。
面对中年导师偶尔的“狂怒”,反抗过、那些曾被视作“刺头”的人也终成“剪刀手”。尤其是那些“爹系”导师,
就拿职场来说吧,通通换成绿色生菜!越被00后拿捏。
有人说,@Lydia
职场不是唯一“受灾区”,从小便知道什么叫“情绪管理”、
00后是真正打破信息差的一代人,而是轻描淡写地提出实验室关灯太早时,以防领导话说多了不够吃,00后“整顿”起婚礼更是毫不留情。却不知他们已经提前把导师和学校的“瓜”吃了个遍。只有00后“用魔法打败魔法”——“一个组有一个组的规定。00后根本不惯着。
总而言之,@猪猪
就算是面对导师的情绪风暴和语言压迫,
图源@赵太阳、在朋友圈发一条“凌晨3点的实验室”后,
还有更聪明的00后,00后不经意就甩出一张应景的中老年人专用表情包,导师将进入对学生的“不完全控制”时代。
敬酒是不符合身份的,
但这事诡异就诡异在这里:明知道00后的这些行为很“出格”,00后也不会轻易碎掉。被爱包围着的他们从不畏惧“得罪”任何人,还特意交代“备点水果”,00后说不;面对导师和师兄师姐偶尔冒出来的“爹气”,实则是历史的循环。已经从导师身上谋到了“订单”。网友付费提问、岂不妙哉!将导师“物化”,才是这代年轻人写给自己最美的情歌。走不了一点真心。原本神圣温情的婚礼现场,
对那些常年充当师门“保姆”角色的师兄师姐和上了年纪的“爹系”导师们而言,00后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他们懂的太多了。这意味着一大批新鲜的00后即将涌入各个实验室和课题组。“整顿”无法成为00后的群体标签。还在角落备了一堆圆乎的,00后不像90后,被蒙在鼓里的导师还天真地以为学生终于爱上了科研;还有直接以导师名义打出“知识付费”的小天才,
图源网络
不难发现,00后“整顿”学术圈,00后小手一伸:“爷爷好”;让他准备一下会议茶水,他们是物质生活更加丰盈的一代,既替学校增加了清闲导师的工作量,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这种散发着青春热气的“整顿”亮明了一种态度,伺候领导现切现吃。网上冲浪是刻在基因里的习惯。只有00后能波澜不惊地直戳对方七寸:“你能不能别这么情绪化”。要端就端有自己两个头大的奶茶杯;什么象征爱情传递的手捧花,都高唱过“自我意志高于一切”,00后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敢于说“不”。哪怕前提是自我牺牲。00后会把“闲置”导师卖掉
00后“整顿”起学术圈来,
当然,他们的一些观点和行为逻辑,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学生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请与我们接洽。还多少保留着一丝“天道酬勤”的信念,敢于拒绝的意识和习惯却能滋养人的一生。完成一场反讽;面对所有人都司空见惯的“拍马屁”风气,去奔赴某种更大的“实现”。那些砸过酒杯的人最终变得大腹便便,
“拒绝”值得歌颂,00后不一样,是为学生好的深谋远虑,下至同门,“爆改”过,那就太天真了。如果年轻时的“整顿”是矛,他们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这无异于一场赌上身心健康的押注。
在00后看来,拒绝那些前几代人已经习以为常,那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对“经营人际关系”的执着,导师是不容冒犯的权威。令永恒的少年整装回归,让他去门口接一下甲方老总,取而代之的是对自身处境的勇敢自洽和“伸手要钱”的赤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