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后刘再春和博士研究生马毅睿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基于氢气正极设计高性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锂金属负极在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的氢气电池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题为“Rechargeable lithium-hydrogen gas batteries”的研究文章,3 V的放电电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5-20 mAh cm-2的可逆面容量、可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然而,该电池利用了最轻的两种元素Li和H。H2正极的优异特性使该电池展现出极具吸引力的电化学性能,已被NASA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超过30年。凭借其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 V vs. SHE)、